资讯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新闻中心

汕头大学MPA教育中心举办公共管理案例研发专题讲座,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及大赛参与

发布时间:2025/7/9 0:00:00

为提升24级MPA学生案例撰写与分析能力,并动员其积极参与2025年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,汕头大学MPA教育中心于2025年7月6日在E420教室举办《公共管理案例研发》专题讲座。此次讲座由中心专任教师侯光辉教授、谭康林副教授、翁康健老师、王利平老师依次开讲,系统讲授了案例写作、案例分析与社会调查等内容,并同步开展案例大赛规则解读及参赛动员。

 

 

第一场讲座,谭康林副教授以“我们MPA为什么要做案例?”这一问题作为导引,正式开启《公共管理案例写作》的讲授。谭老师指出,案例写作对于MPA学生来说,不仅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,更是理解公共管理实践、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环节。随后,谭老师依次向同学们讲解了“什么是‘案例’”“什么是‘公共管理案例’”“如何‘找’选题”“如何‘写’案例”等问题。她强调,“案例”应该是一个“故事”、一种“现象”、一个“问题”,并应具备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、冲突性和情节性,同时聚焦于具体人物。谭老师还特别阐述了案例与学术论文的区别,为同学们的案例写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。最后,师生们围绕“案例的典型性”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

 


第二场讲座,翁康健老师系统地解析了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的核心差异、方法路径及适用场景,并深入阐释了二者在社会调查中的互补价值与实践关联。翁老师指出,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各具优势,定性调查能够深入挖掘现象的本质和内在逻辑,而定量调查则侧重于通过数据验证假设、推断因果关系。在实际研究中,二者往往相辅相成,能够为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。翁老师结合汕头智慧停车冲突、外来人口调查等具体案例,现场演示了如何依据研究目标灵活运用这两种调查方法。翁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,使同学们对定性与定量调查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清晰的认识。最后,师生根据“汕头智慧停车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冲突”这一公共治理案例进行研讨交流。

 


  

第三场讲座,侯光辉教授围绕“何谓公共管理的案例研究?(What)”“如何开展公共管理的案例研究?(How)”以及“怎样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才算好的研究?(How  appraise)”三大核心议题,向同学们阐释了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思路与方法。课程伊始,侯老师从案例研究的内涵与核心特征切入,并系统梳理了案例研究的分类体系,包括按分析目的、生产理论的程度、案例数量及案例层级等不同维度的具体划分方式。随后,侯老师指出,开展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需“五步成文”:准备阶段明确研究目标与设计;数据收集阶段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三角验证;分析阶段提炼主题、构建解释;撰写结论与报告时讨论局限性并提出建议;最后遵循研究伦理并进行质量控制。最后,侯老师认为,好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应具备以下特点:研究问题精准且有张力;案例故事真实、典型、完整且具启发性;理论框架提供新视角和工具;结果呈现结构清晰、论证有力。


 

专题讲座尾声,王利平老师首先阐释公共管理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,随后分别介绍了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、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参赛细则,涵盖组队要求、选题范围、赛程安排、作品规范及学校资源支持等,全面动员学生积极参与。

本次案例研发专题讲座,不仅为24级MPA学生系统赋能,精准提升了案例写作、社会调查与深度分析的能力,更点燃了他们投身实践、问诊公共治理难题的热情,调动了参加案例大赛的积极性。期待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案例大赛中大放光彩!